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常考热题精彩荟萃》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真题详解》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硕士考研热门考点复习宝典》
《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热工基础考研试题精选精解》
《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热工基础考研难点障碍快速突破》
《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热工基础考研真题要点总结分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51-14:17
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13-15:32
秋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22-18:53
桑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25-13:53
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27-16:42
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32-14:3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指南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真题推荐买张剑黄皮书系列,就是一套,总共三大本--基础版是97年-04年,珍藏版是05-12年,精编版是13-19,到时应该更新到20了。——先基础版,再珍藏版,也就是97-04,,05到12,按顺序做,留精编版到冲刺阶段用,基础版珍藏版都先做阅读部分,让再做其他部分,当然你想整套练练也可以,这真题都做完了一遍之后再做第二遍,时间不够的就做珍藏版05-12的第二遍,总之真题两遍的量一定要有。真题很宝贵,一定要好好使用。英语放在下午做,因为考英语是在12月的最后一周周六下午。做题的时候先不要追求速度,因为考研英语和四六级的思路不同,一般初期做两篇可能要一个小时甚至更多,也就是一篇做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个下午可能做不完一套题,而且对答案发现错的也可能很多,这些在一开始都很正常。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试卷,不仅仅是错题。最后总结一下作文高分TIPS:字好看;没有语法错误;结构清晰;用词不要一味追求高级,用词要地道;避免僵化的模板;句型多样化、句式多样化;同义词要注意替换,不要一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很多次。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复习全书》要脑子想,用笔算,做题前分析题目的考点是什么。高数的历年真题在网上都能找到,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中午和晚上饭后的两小时看政治,进度保证每天看一章并做题,只做选择题,有时会超出规定时间。我的政治功底还不错,看起来不费力。这里提醒理科生,暑假最好就开始看政治。血的教训是:考前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不要贪图背下预测卷的所有答案,背下要点即可。在北京考区即使你把肖四的答案原封不动写上去也不会给你满分吧,政治不是拉分科目。挤出宝贵的时间给数学,保持数学的手感。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复习要点
热工基础考核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热力学基础、热传导、热对流、传热器件和燃烧等。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1) 热力学基础: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熟悉状态方程和过程方程的应用,理解热力学循环和气体混合等内容。
(2) 热传导:了解热传导原理和传热的基本模式,熟悉热传导的计算方法和表达式,掌握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3) 热对流:学习热对流的基本方程和边界层理论,了解不同类型的对流传热,特别是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4) 传热器件:重点掌握传热器件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特点,包括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5) 燃烧: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燃烧过程,学习燃烧器的分类、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燃烧过程的计算方法。
2. 复习方法
考研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复习方法: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程度,合理规划每天的复习任务,确保每个重点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2) 梳理知识框架:先整体了解考研专业课的知识框架,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重点。然后逐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做题巩固知识: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重点关注常考的典型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思路。
(4) 交流合作学习: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互相督促和监督,提高学习效果。
(5) 多维度复习:除了理论知识的复习,还要注重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论文阅读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