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复习与深度辅导》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系列丛书之轻松高分》
《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典控制理论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南》
《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典控制理论考研菁华热点技巧详解》
《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典控制理论考研快速提高与高效冲刺》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18-14:56
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19-13:45
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55-19:58
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39-18:08
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07-21:32
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46-20:15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感觉自己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三遍以上,真题不是光把答案弄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把阅读理解上的每一句英文(原文+选项)都要弄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个选项,都要弄清楚。真题最好从远到近的做,如果感觉自己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多写写作文,让人帮助修改,一篇作文多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单词的记忆。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结果也还好,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不少宝宝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我不喜欢把这些拖到暑假,毕竟要玩耍……(捂脸)而且时间真的很够的!暑假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八月份的时候呢,把辅导班的教材重新过了一遍,这个你们就参考一下……九月十月我坚持做完了00到10年的真题,并且做了订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进入了人生中效率奇高的状态,个人感觉每天特别充实,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9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宝宝,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14.15年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不管你数学学成怎样,可能你数学不好你也可以120以上,但今年数学考下来很多同学就跪了……so,希望宝宝们保持谦逊啦!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由于一开始很惧怕政治,虽说政治是要靠自己背,但辅导班老师传授的解题思维方式的确很重要,他会告诉你题目陷阱在哪里,遇到不会的题该怎么解。在考场上,我就运用了老师教的一些方法,效果不错。从7月开始跟着辅导班走,但真正开始认真看是从9月份开始,我没有买大纲解析,因为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抽象,很难,对于我这种政治小白来说,理解内容特别重要啊,所以我就买了《肖秀荣精讲精练》,超厚的一本书有木有,但看完了一遍之后,确实理清了脉络。为了练习选择题,还要看《肖秀荣1000题》,当然后期少不了要看肖四,肖八,其中肖四是必背的,今年大家都觉得肖四被反压题了,但我觉得背了肖四还是很管用啊,我就只背了肖四。同时,我还参考看了辅导班的资料和卷子啥的。总之,自己多看,看多了之后题感就来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北京交通大学专业课考纲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北京交通大学23届考研专业课考纲,与22届相比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考察现代控制理论和非线性系统的内容。实际的真题中,也很少涉及根据实际电路结构和机械机构来进行原理图和方框图绘制,校正系统的设计,采样系统中的最小拍设计,以及概念知识点的分析解答题。相比其他学校的考纲,北京交通大学的内容较少,题型相对简单但计算量较大。我自己通常在做往届真题时只需要2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但在考场上,我只剩下了10多分钟。因此,在前期的基础阶段,我们要打好基础,掌握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以便能够灵活应对考场的环境。此外,我们不能忽视往届真题中未涉及但在考纲中设计的内容。以23届为例,往届都没有考察非最小相位系统奈奎斯特图的绘制,但今年却出现了一道分值特别高的大题,导致许多考生得分率很低。
对于跨考考生来说,专业课是否友好呢?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率域方法。对于已经学过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学科,掌握复频域知识的考生来说,会相对容易理解。此外,实际的真题中,计算量较大,主要涉及三角函数、复数运算和拉氏变换。如果考生的数学基础较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但是,对于没有以上基础知识的跨考考生也不必担心。如果报名参加水木的专业课课程,会有针对性的补充内容,以弥补与本专业同方向考生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