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最新核心笔记和真题详解》
《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冲关突破系列之热点必背》
《中国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考研高分巧战一本通》
《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基础考研基础复习全书适用》
《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基础考研真题解读与宝贵密题预测》
《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基础考研考点、技巧及辨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15-19:31
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36-18:22
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16-18:23
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04-15:52
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47-19:34
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57-19:1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9月份开始看张剑的那本真题,我是按照四个步骤来看的。第一遍,先做一遍,当然,不查单词。第二遍,查找文章中的生词,再做一遍。第三遍,看解析,并把文中觉得好的短语和句子摘抄出来。第四遍,把全文翻译一遍。整个过程是很慢的,基本上一天一篇吧。但这样做有很大好处,既能够熟悉单词,查找自己出错的原因,分析真题出题类型和风格,还能锻炼翻译并未写作积累素材。这个方法也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大家感兴趣可以试一下。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我用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感觉知识点很细,而且配套的题目也很经典。七八月份把第一遍作了,感觉晕晕呼呼的,然后就是不断的做这本书,到十二月的时候,作了四遍的样子,做完每一章的题目后总结一下思路和解题方法(很重要的)。觉得数学做题一定要理解,不用做很多书。临考前做了下400题适应下考研的题型,同时把握下时间。个人觉得400题比真题难,而且四百题的前几套比后几套也难,所以大家做完前几套之后如果不满意千万别紧张。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书从马原开始看,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往花了两三的小时才看不到十页,而且头昏脑涨,个人觉得政治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生物化学是一门关于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科学,它是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中必备的一门基础课。在复习生物化学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熟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化学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
其次,要掌握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生物体内的代谢是一个复杂且高度调控的过程,了解各种代谢途径的具体反应和调控机制,对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还要了解重要的酶和酶促反应。生物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掌握常见的酶的种类、催化机制和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点。
食品科学基础作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的考研专业课之一,是研究食品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在复习食品科学基础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了解食品的组成和特点。掌握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非营养成分,并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掌握食品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了解食品的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正确把握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和危害物质。掌握常见的食品污染物和危害物质的种类、来源和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