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光机电微纳制造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新思维点拨》
《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复习全书基础提高秘籍》
《北京理工大学光机电微纳制造考研辅导及全真试题精解》
《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理论力学命题人勾画核心笔记》
《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理论力学考研核心考点星火式速记》
《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理论力学近十年试题解析(最新版)》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28-13:02
凤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39-20:19
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00-18:14
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35-20:18
钱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31-13:13
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29-17:2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对于准备时间比较充分的朋友来讲,应该早早就开始逼迫自己每天花十到十五分钟去读一些英语文章,特别是要选一些略带有专业性质的文章,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敏感度,这个工作坚持一两个月后,对加强自己的语感和猜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作文在十月左右也要开始了,先看看范文,后期分个类自己写,写完修改,还是得多动笔。最后大小作文可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我主要看肖秀荣的政治强化三件套,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把知识点结合1000题过一遍。因为我看书容易睡着。政治知识点看完了后政治这块就可以以做选择题为主了,这时候可以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题虽然全但没有针对性。肖秀荣的政治1000题做完之后,可以反复看错题。最后等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任汝芬的最后四套卷等等一系列名师的四套卷,每天做一套,保持敏感性就好了,时间腾出来给其他几科。考试前一周在疯狂背四套卷里面的大题押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首先聊一下848理论力学,作为了解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材料,就是848理论力学参考书和近20年的真题。参考书主要就是《理论力学教程》和《理论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这两本,都是由水小平老师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两本书对于理论力学的知识讲解以及例题和课后习题的解答都非常关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很多公式的推导和考察概率很低、几乎忽略不计的知识点,对于应试来说并没有太大作用。所以在学习教材的时候,考生需要筛选并选择性地学习那些与考试重难点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如何甄别重难点呢?我个人的建议是:对于教材中有对应例题的知识章节,要特别关注和掌握,而所配例题较多的章节基本上会成为考试的重点。此外,也要结合官网公布的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对于真题的复习方法,我采用的是:前十年的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做题,后十年的真题则按照套卷进行做题。在完成教材的学习之后,可以开始做前十年的真题。通过每次做同一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考试都喜欢考些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将前十年的真题与教材中的例题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在完全掌握了知识点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套卷的训练,主要目标是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解题思路决定最低分数,而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则决定最高分数。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力学不仅解题方法是固定的,解题出错的原因也往往相同,所以要时刻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不重蹈覆辙。北理理论力学的考题相对固定,前两道题目一般是关于运动学的,基本上想要得高分的话一定要做对。第三道题目是关于平衡的,需要多做练习以提高解题速度,要能够迅速地识别出二力杆,并选择组合体最少的点,通过最简单的计算得出答案。第四题涉及到虚位移或者摩擦力,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第五题是动能动量方面的,计算起来比较复杂。最后一大题是关于达朗贝尔原理的,首先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进行力的分析,通过联立方程解题。这一大题的思路相对复杂,计算量也较大,而且容易在考试最后出现紧张而错误百出,所以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需要注意在第六大题中选择合适的点取矩,可以极大地简化计算)。对于追求高分的同学来说,后期可能要做的20年真题的数量可能有些不够,这时候可以选择性地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的质量较高,与真题的契合度也很高,而且难度略高于真题,非常适合在最后阶段全面提升解题能力。对于理论力学来说,只要你能够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方法,不断进行解题训练,就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