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石油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最重要知识权威精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万能答题技巧与高分策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硕士考研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石油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工原理频度高效考研知识新大纲就读》
《中石油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工原理考研基础提高技巧荟萃》
《中石油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工原理考研真题真相狂揭密》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01-14:37
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42-20:49
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02-19:02
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44-21:42
贝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31-15:27
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44-17:3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英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我感觉关系不大,完全可以通过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来掌握。英语不是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学会背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一定要先学单词再学什么语法和技巧,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黄金循环的过程。所谓黄金循环,是从单词到长难句,从长难句到阅读,从阅读到题目,从题目到阅读,从阅读到长难句,最后由长难句再到单词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是先背单词,尤其是高频词汇,一定是考了又考的单词,把单词背得差不多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再学习长难句,长难句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做阅读了,开始做阅读一定是错的很多的,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把阅读真正理解,这个时候要看答案,看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对应哪个长难句,再去把这个长难句彻底搞懂,对长难句中的单词重点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12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12年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觉得复习政治全程跟随肖大爷的步伐就可以了。政治9月开始复习,最开始买了红宝书和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题目,每天政治的学习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后来等风中劲草出版,买了这本书之后主要就是看这本了(在保证红宝书已经看过一遍的情况下)然后就是配合做第二遍第三遍1000题。然后就是等肖秀荣八套卷出版,买来只做选择题部分就好,做完八套卷买肖秀荣的真题做做选择题,如果有像我一样平时不关心政治热点的,建议再买一本肖大爷的形势政策与时事热点的小册子,到12月再买了肖大爷的4套卷,啥也别想,所有的大题都背了,背到考前一天。之后 做了第二遍,主要是觉得自己做题出错率有点高,然后开始做第二遍,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因为第一次把选项写在最侧面的空白处,然后修改的时候,也统一都写在一边,所以可以用纸挡住答案。然后第一次做的时候,会有一些觉得比较偏的题目即使做对了也做了标记,然后多看看),整理了错的题的知识点,有的点可以放在一起对着记。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一、复习要点:
1. 熟悉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热力学、动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温故而知新:重点复习工程热力学、质量传递、动力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3. 特别关注重难点:结合历年真题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考察的形式以及解答思路。
4. 多练习真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二、知识点:
1. 物质的微观结构:了解原子、分子的组成结构,掌握键的类型、键长、键角的相关概念。
2. 热力学:熟悉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函数等;掌握热力学定律,如熵增原理、Gibbs-Helmholtz方程、最大功原理等。
3. 动力学:理解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等基本概念;学习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及应用;了解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4. 质量传递:了解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掌握质量传递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三、复习方法:
1. 制定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合理安排在时间上,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复习。
2. 梳理知识点: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总结笔记,加深记忆。
3. 多维度学习:除了课本知识,多阅读相关论文、教材后面的拓展内容,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4. 课后习题:及时做课后习题,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参考历年真题,了解考察重点和解题思路。
5. 合理利用资源:请教老师、参加学习小组,与他人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