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最新核心笔记和真题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核心考点命题思路解密》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命题人核心考点大预测版》
《首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核心要点浓缩版考研教案》
《首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考研热点知识诵读宝典》
《首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考研基础提高与技巧强化》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10-21:15
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44-18:44
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58-18:38
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24-19:23
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42-20:03
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56-13:0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本人从三月份开始背单词,5月开始做真题。从英语近10年真题开始做起,只做阅读,每天一篇,做完整理不会的单词和短语。英语结束以后大概九月中旬开始做前几年的阅读,同样每天一篇。我在做阅读的时候都是掐着时间做的,基本都在时间规定内做完,保持手感。阅读结束后做的完型,同样是每天一篇,然后整理。完型比阅读少很多,所以做完以后我又做了一下模拟题,不过模拟题保持下手感就ok,不需要太在意对错。十月后期开始背道长的作文,十一月中旬开始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翻译没有系统的练过,只是做了真题翻译,所以最后的翻译做的不是很理想。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考前四套卷对于政治, 7月份跟着班开始熟悉知识点,但最有效果的还是从9月份开始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理解背诵,这大概持续到10.15号。同时也不要忘了选择题,9-10月份主要做单选题,11月份做多选题,至少来两遍。到了11.15号,我又开始背诵冲刺班讲义,这里不仅包括选择题,也要开始准备分析题了,到了考前两周又背了背点题班讲义,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但说实话,自己近五年选择题真题没有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出现我这种情况,做做选择题真题还是挺有必要的)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710中国语言文学古代文学题型:诗词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参考书:李杰和顾大鹏的齐鲁书社出版的《古代文学史》)。这部分题型种类繁多,但其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我们在备考时要有所取舍,重点掌握考频较高的历年真题。至于次要的内容,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其他部分,如果时间不足,多读几遍也能对其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其意义,以免考试时一筹莫展。
古代汉语题型:以往年真题为基准,题型相对固定,近几年题型变得较为灵活,但总体上仍未超出王力本的范围。虽然题型有所变化,但核心要点依然不变。因此,大家要尽可能地掌握古代汉语一二册的内容,特别是第一册。(参考书:王力本《古代汉语》和相应的习题册)。教材内容分为通论和选文两部分,通论部分可能涉及到填空、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等题型,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重点内容。选文部分则要求对每个字词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对整篇文章进行完整翻译。此外,可以尝试去除标点符号进行句读练习,因为可能会出现断句题。同时,研究历年真题也会发现首都师范大学出题也有一定规律,一些重点篇目如《孟子》和《战国策》等会出现较多,大家要着重准备,但也不意味着其他篇目不重要,至少要确保自己能够读懂每篇文章的内容。
文学评论题型:主要涉及诗歌赏析和小说文本解读。核心要素是逻辑清晰、思路明晰。能够由表及里,从文本的外部特点到内部含义进行分析。外部特点包括文本所使用的手法和可用的文学评论术语,内部含义则指文章中包含的作者想法、情感或反映的社会现实。
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内容:包括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对于零基础、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来说,可以整理文学史发展的线索,通过题目串连文学史。如果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建议将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史中涉及的作品都进行了解和阅读,主要以小说为主,不会太过困难,可以当作看故事来对待。
我自己还整理了一份文学史发展的线索,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尽管现当代文学可能比较繁琐。无论是整理大框架还是细碎图谱都可以,这个工作要在前期复习时尽量完成。至于文学理论方面,学校提供的参考书很多,但我主要阅读了陶东风老师和王南老师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其他的只是浏览了一下。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不同,理解起来可能更为复杂和困难。首先,摘取重要的理论范畴并标记出来,比如刘勰的\"神思\"、外国的\"透视主义\"和\"结构主义\"等。然后要熟读并理解这些理论范畴的含义。这一点是我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有很多概念当时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我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一直在紧追进度。然而,这些理论范畴是非常灵活的,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应该去向老师、学姐或同学请教,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否则后续答题会非常困难。最后,要能够将重要的理论范畴与相关题目进行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