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理工外国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精华浓缩15讲》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基础提高技巧荟萃》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题库必练白金典藏版》
《北理工外国语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试题预测解析》
《北理工外国语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研之有“悟”考研成功必读15堂课》
《北理工外国语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短期突破速成心法》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0-17:07
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32-17:28
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21-14:26
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26-14:55
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32-15:35
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49-13:04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要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单词来说我一开始买的红宝书那个大单词书,背了没两天就不行了,因为一上眼,好多都不会。超级打击。后来我就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他是30个单元,先讲单词,再讲真题句子,部分是三个的。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看完了,基本就早晨一个,晚上一个。跟下来,你能记下一些单词,最起码能坚持下来,干背真的很无聊,最后就是暑假一次,然后十一月开始再一次。。。我是后来又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个十天计划,有个二十天,大家可以用那个二十天的,因为十天那个真的相当费时间,根本挤不出来。。我就看过这三本,当然你要是有能力能背下来,买哪本都是一样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不用准备过早,我当时大概就是9月份下旬开始看的,大纲解析看了一点便扔下了,觉得太多太杂,就买了风中劲草系列看了,觉得那几本书很好,特别是习题,也要好好做。最后阶段就是做模拟题了,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还是好的,还有最后我也看了他的那本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忘记名字了)。另外奉劝大家不要再相信政治客观题选项有规律的话,做完之后还有很长时间,结果就把客观单选题答案弄到一起,对比一下又改了几个,结果悲剧了,之前对的都改错了,真是悲剧。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汉语基础:在复习汉语基础这门课时,我首先听课,然后再看讲义,这样可以直接抓住重点。在做题过程中,我会补充细节知识点。下册的语法比较难,各个知识点会有互通的地方,所以要注意区分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些点很容易出题考察,也会出辨析题之类的。另外,我每学完一章后都会集中做一遍通关宝典,加深印象。对我来说,这样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讲授这门课的老师是人大的董老师和华老师。他们的授课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坐在教室下面听老师讲课,我很适应这样的授课。老师会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并且会举例说明,只有结合实例才能深度理解。重要的是,老师并没有局限于黄廖版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两位老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在复习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时,我发现北理工的古汉占比不算大,基本以翻译为主。所以我的学习方法比较粗暴,就是把王力第一册的古文都翻译了一遍。但是今年考到的古文我并没有读懂,所以在古汉的学习上我应该算是失败的。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有侥幸心理,按规定的参考书老实学习吧。
语言学纲要:这门课说不考也不负责,说考也找不出很具体的限定题目。但是作为补充还是最好看看,帮助理解。在这门课上会有主观写作运用到,所以要注意掌握。
中国文化要略:北理工的中国文化要略会涉及很多内容,作为客观题去考察。所以一些细致的点也要看到。引用底黔老师的话说,这一科要是能到考前看十遍,那么就没问题了。底黔老师讲课很幽默,时不时地蹦出一两句东北口音,很出戏。文化整体作为消遣看,很有意思。重点内容可以看讲义,总结的很全面。
跨文化交际概论:这本书很重要,会在各个不经意的点出题,所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它本身内容不多,最好全部消化,这样就能万无一失。授课的穆老师也是一位风趣的老师,会抓住当下的热点去融合到课里,不会让人感到无聊,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理工的规定书目没有包括这本书,但是我还是学了,因为一些细节的点会帮助我答题,帮助我理解这门学科。我最后的案例分析也用了一些引论的知识,所以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学习这本书是最好的选择。这本书也能帮助理解赵金铭老师的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本书是赵金铭老师主编,内容比较前沿。书目整体更像是论文一样,引用各大专家的成果去多方面说明每一知识点。通读下来比较难记忆,但是好理解。如果有引论的基础,就更容易理解了。由于我之前没有学过这本书,所以后期花了很多时间专攻这本书。后来结合真题,我发现这本书的占比极其大。前半本适合考小分值的主观题,后半本适合考分值较大的主观写作题。总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点。考前我一直在反复看这本书,虽然有些晦涩,但并不是看不下去的那种。学起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看书,总结重点,再结合题目去记忆。
案例分析(朱勇):这本书很有趣,都是实际的教学案例。学累了可以看看。官方规定的书目中也包括了这本书。看这本书的目的不能只是看热闹,要通过其中的经典案例去积累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要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问题和场景。考前我过了一遍,但是里面的实例看过之后印象很深。这本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建议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多看几遍。